郑宗明家的现代化牧场(无人机照片)。

  炎炎盛夏,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腹地,600多头体型硕大的西门塔尔牛正在一处现代化棚圈旁歇息……

  这座总面积超过2万亩的现代化家庭牧场位于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查干淖尔镇,由当地牧民郑宗明一家经营管理。他还有一个更接地气的身份,那就是当地牧户的“牛保姆”。

  “和送小朋友上幼儿园一样,每到寒冷的冬春季,牧民也可以把自己的牛托管给我们保膘育肥,这比他们自己养更划算。”郑宗明指着牧场里的牛说,“这里的牛可以自由自在地吃喝、长膘,心情也很舒畅。”

  近年来,他探索出“企业 合作社 牧户”的社会化服务新模式,充分利用企业拥有优质饲草料、科学饲喂配方和冷配技术,依托合作社现代化设施和规模化养殖,向当地牧民提供冷季肉牛托养代管服务。

  受棚圈设施老旧、冬季草料成本高、劳动力不足等因素制约,不少牧民都面临冬季肉牛育肥难的问题。“托牛所”的出现不仅为牧民节省大量人工和时间成本,也为牧民增收创造条件。

  郑建兵是查干淖尔镇的牧民,从今年1月到6月差不多半年的时间里,他把家里的100多头牛都“寄养”在了郑宗明的“托牛所”。

  “与自己喂养相比,托管期间每头牛能节省500到800块。”郑建兵告诉记者,“一头未经托管的‘瘦牛’能卖12000元左右,而通过托管育肥的牛则可以多卖四五千块钱。”光是养牛,郑建兵家的年收入就有50万元左右,冷季托管期间还能去城里赚点“外快”。

  据了解,当地牧民养殖的西门塔尔牛大部分都是由郑宗明的“托牛所”提供的。这种由外地引进的牛品种个头大、易繁育,属肉乳兼用型牛,经济效益好。

  此外,得益于“托牛所”冷季舍饲圈养模式,周边的草场也得到了喘息和恢复。

  改革开放后,从小生长在草原的郑宗明和很多牧民一样选择到城市打拼。“刚进城那会儿,草原的生态特别好。”他回忆说。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增加和超载放牧,自20世纪末起,锡林郭勒草原逐渐退化,草畜不平衡矛盾日益凸显。为了改善这一现象、回报草原,郑宗明选择回到家乡,带动当地30户牧户成立合作社,开始“减羊增牛”、引进优质牛品种、推动牧区畜牧业结构调整,当地生态得到极大改善。如今,他为牧民提供的肉牛托管服务仍在持续为草场“减负”。

  “托管期间,草场不受牛羊破坏,旧草的草根也留下了。到6月草长旺盛了,牧民再把牛领回去以半散养半舍饲养的方式喂上半年。你想想草场的压力减轻了多少呀,生态恢复得多好呀。”郑建兵说。

  为进一步缓解草场压力,“托牛所”的规模还在继续拓展。郑宗明告诉记者,过去一年的冬春季,他的牧场共接收当地4户牧户的700头牛,今年计划新建4000平方米的棚圈,预计可接收周边16户牧户共计1500头牛。

  以郑宗明的“托牛所”为代表,依靠机械化、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优势推动畜牧业提质增效的现代化牧场在草原上日益普遍。“牧民增收了,草场更绿了”已然成为经济与生态效益“双赢”和牧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体现。

  (李麟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