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語言文化與藝術系教學實踐彙報演出。

  蒙古語言文化與藝術系教學實踐彙報演出。

  

  我盟蒙古族民俗文化資源富集,作為我盟唯一一所高等院校,錫林郭勒職業學院立足資源優勢,自覺擔當文化責任,發揮文化育人作用,打高校文化品牌,在民族文化發掘、保護、傳承以及弘揚方面走出一段獨具特色的歷程。

  發掘保護,在課題研究中撥雲見日

  傳承,是為了保護,更是為了弘揚,這一切都離不開發掘。

  錫林郭勒職業學院蒙古文化研究所成立以來,以蒙古民族語言與文學藝術、草原遊牧文化、飲食服飾文化、民俗文化、科技文化研究為主攻方向,努力使學院蒙古文化研究工作步入目標化、系統化、規範化軌道,不斷在實踐中培養和鍛煉研究隊伍。根據民族文化研究的特徵和發展動態,圍繞研究主攻方向,制定出了切實可行的科研規劃,以集體計劃研究為主、以個體科研為輔,有規劃、分階段、按步驟地開展了指定目標研究。2008年至2012年期間,蒙古文化研究所在編科研人員先後參与完成國家級課題2項、國際合作項目1項、自治區級課題2項,主持完成院級課題3項、參与完成院級課題4項,主編或參編專著、教材8部,發表學術論文8篇。部分兼職研究人員以學院名譽編輯出版專著3部,發表論文5篇。這些成果豐富和發展了學院草原文化研究工作,為推進錫林郭勒盟草原文化優秀成果共享、建設民族文化強盟戰略的順利實施發揮了积極作用。

  蒙古文化研究所憑藉區域文化優勢,积極推動原生態草原遊牧文化、民俗風土人情研究的成果轉化工作。2011年,蒙古文化研究所啟動創建民族文化遺產博物館展品搜集工作。截至2012年末,已收藏蘇尼特、烏珠穆沁、阿巴嘎、察哈爾四大部落蒙古族服飾30套、頭飾10套,用於室內小型展櫃布展陳列。

  發掘保護,在對外交流中綻放活力

  去年9月7日,中國蒙古史學會與錫林郭勒職業學院共同主辦全國首屆察哈爾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在該校召開,來自美國、日本、蒙古國以及自治區內外5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研討會上共提交了34篇論文,分別進行了《察哈爾的起源與發展研究》、《察哈爾宗教與文獻研究》、《察哈爾文化研究》、《清代察哈爾八旗研究》、《察哈爾社會研究》等五場學術報告會,三十位專家學者宣讀了論文。會議的目的是通過研究察哈爾文化的意義和定位,進一步繼承和發揚察哈爾文化以及打造察哈爾文化品牌。

  去年9月21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內陸歐亞研究所、錫林郭勒職業學院、商務印書館共同主辦的“內陸歐亞歷史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該校召開。來自美國、德國、韓國、蒙古國以及自治區內外的7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期間共舉行7場學術交流會,主要研討、交流內陸歐亞各遊牧民族歷史文化以及對周邊區域乃至整個世界產生重大影響等學術問題。

  對外交流合作,為文化傳承搭了橋,也為保護、創新和弘揚連了線,在對外交流合作中,該校為民族文化發掘保護以及傳承弘揚積累了大量第一手素材,創新了思路。據了解,在今年是蒙古族著名詩人納·賽音朝克圖誕辰100周年,該校還將於7月主辦“納·賽音朝克圖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傳承弘揚,在人才培養中與時偕行

  他,14歲參加工作,專業演奏馬頭琴;45歲發起成立“中國馬頭琴學會”;61歲率領自己的樂隊在維也納金色大廳舉辦馬頭琴專場音樂會;66歲開始籌建中國第一所馬頭琴藝術學院……這就是享譽世界的馬頭琴演奏大師齊·寶力高的馬頭琴生涯概述。

  2011年10月20日,錫林郭勒職業學院齊·寶力高國際馬頭琴學院正式揭牌。自治區政府批複明確馬頭琴學院以高等職業教育為主,培養、培訓適用型、技能型馬頭琴表演人才。當年的12月1日,學院就迎來第了一批來自新疆、青海以及我區其他盟市的近百名學員。

  自信,從何而來?“看見我們自己的專業老師們在國家大劇院的舞台上演出,我們很興奮、很激動,覺得他們很了不起。當他們下台休息時,我發現我的專業老師的眼睛充滿了紅血絲,而且人也瘦了很多,也許是因為這些天的辛苦排練累。我突然想到,我們這些老師們能有今天的成就是他們多年苦練的收穫。所以,從那時起,我也做好了吃苦的心理準備,向老師們學習,多年以後也要像他們一樣有成就,甚至是超過他們,登上維也納金色大廳的舞台。”一位學生在國家大劇院觀摩了《成吉思汗的兩匹駿馬》——齊·寶力高馬頭琴音樂會之後感懷深切地說……

  開放的辦學模式,豐富了辦學形式。去年7月,國家民委和國家體育總局已聯合命名了首批12個“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示範基地”,錫林郭勒職業學院體育系位列其中。

  今年3月,由該校蒙古語言文化與藝術系舉辦的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培訓班開班,來自北京、吉林以及全區八個盟市的203名學員參加。培訓班分潮爾、呼麥、長調、馬頭琴四個專業進行培訓,邀請了國際呼麥協會副會長、蒙古國文化藝術大學教授、著名國際呼麥教育家巴特爾·敖都蘇榮等進行授課。

  文化傳承,需要“大師”,也需要載體。2011年,為了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推動蒙元文化研究和元上都申遺工作,充分發揮高校在地區先進文化建設中的引領作用,該校成立了錫林郭勒元上都文化研究中心。去年11月,百校百城國家級“非物質遺產”項目高校創意工作室在該校蒙古語言文化與藝術系揭牌,項目計劃在3-5年時間內,推動百種國家級“非遺”項目走進千所高校,將“非遺”素材轉換為高職院校教育資源,將“非遺”項目作為主題內容納入項目教學,每兩年進行“非遺”創意設計大賽,將“非遺”紮根校園,融入素質教育,深入廣大學子心中,實現“非遺”進高校、進課堂、進教材、進工作室,培養民族文化傳承創新人。

  今年5月,內蒙古餐飲飯店行業協會、錫林郭勒職業學院聯合主辦“蒙古族飲食文化傳承與發展論壇”。會上宣讀了《內蒙古餐飲與飯店行業協會關於錫林郭勒職業學院建立“內蒙古蒙餐研發中心”的批複》,併為“內蒙古蒙餐研發中心”授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