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僕寺旗把新型農村牧區合作醫療作為為民惠民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力造宣傳聲勢,力保群眾受益,力求服務質量,力行監管職能,減輕了農牧民就醫負擔,提高了農牧民健康意識,推進了全民醫療保障體系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

  該旗旗委、政府高度重視新農合工作,把實施農村牧區合作醫療列為民生工程主要指標,本着“為民、惠民、便民”的原則,成立了新農合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合作醫療政策的實施,細化任務,明確職責,按照人口分佈情況,把任務分到鄉鎮、村(社區)、組、戶,確保村不漏戶、戶不漏人。為把這項惠及廣大農牧民群眾的“民心工程”辦實辦好,太僕寺旗堅持“政策實施、輿論先行”的導向機制,把宣傳工作作為關鍵工作來抓。通過召開動員會議、發放宣傳單、張貼標語、印發宣傳手冊等形式,展開聲勢浩大的宣傳,讓新農合政策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該旗着力在擴大受益面、優化服務和完善機制上下功夫,建立和完善了穩定的籌資機制、科學的管理機制、合理的補償機制和有效的監督機制,已逐漸步入科學管理、規範運作、平穩運行、健康發展的良性軌道。

  該旗新農合基金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封閉運行,財政專戶管理、專款專用、專戶存儲、專人負責,實現了“財政管帳不管錢,銀行管錢不管帳,農合辦用錢不見錢”。新型農村牧區合作醫療制度框架和運行機制基本形成,醫療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參合農牧民抵禦大病風險能力逐步增強,新型農村牧區合作醫療制度受到了廣大農牧民的普遍歡迎。

  為讓群眾得到更多實惠,切實解決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2014年,太僕寺旗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惠民政策,該旗進一步提高了封頂線,由10萬元提高到14萬元,與新農合引入商業保險補充報銷醫療費用合併達到20萬元;提高了報銷比例,比例平均提高了10個百分點;放寬了就醫醫院,將部分具有專科特色的部隊、民營醫院納入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增加了慢性病、特殊病病種,慢性病病種從12種增加到16種,報銷比例從40%提高到60%;特殊病種從7種增加到10種,報銷比例從50%提高到70%;將苯丙酮尿症、腎移植抗排治療、兒童腦癱、乾燥綜合症、白塞氏病五種疾病按照重大疾病報銷比例給予補償(包括門診費用),實際補償比例達到80%;採用蒙醫中醫治療的醫藥費、診療和檢查費用(不包括:西藥費、手術費、麻醉費、床位費、護理費和心理療法費用)住院補償比例提高20%,但總補償比例不得高於95%。

  為全面推進新型農村牧區合作醫療,保障新農合基金安全,提高該旗參合農牧民受益程度,太僕寺旗創新工作方式,全力做好新農合監督管理工作。該旗實行內部複查和轉外核查制度。每周由合管辦主任負責將本周審核后的報銷檔案隨機抽取20份,安排審核員之間互相複審,查漏補缺,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為防止冒名頂替、造假行為的發生,合管辦將萬元以上的醫藥費及可疑的報銷憑證,協調北京301、武警總醫院、中國科學院腫瘤醫院,張家口251、附屬醫院等盟外醫院,進行電話和實地核查;現場報銷的衛生院和旗直醫療機構實行五核查制度。一查病人,用身份證對照核實是否人證相符;二查病情,核實是否符合住院標準;三查病歷,核實醫囑是否真實;四查處方,核實用藥是否合理;五查清單,核實各項收費是否符合標準;該旗進一步完善公示制度。在旗合管辦、蘇木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設立公示欄,每月底將本月農牧民報銷情況以及基金具體收支使用情況進行公示。轉旗外大病住院初審后,由村委會公示一周,村委會、蘇木鄉鎮合管辦簽署意見並加蓋公章後轉帳,做到公開透明;加強專項檢查及預警通報,採用新農合目錄藥品使用率、葯佔比、次均費用、住院率、平均住院日、病種結構等指標,完善定點醫療機構量化考核標準,每年兩次對定點醫療機構進行專項檢查考核,考核結果直接與資金撥付掛鈎。嚴格定期通報制度和預警機制,針對定點醫療機構醫療費用組成、住院人次、例均費用、實際住院補償率等,結合日常檢查出的問題,定期進行通報,促使醫療機構主動控制醫療成本,降低醫藥費用。

  2014年,該旗新型農村牧區合作醫療參合人口152799人,參合率97.2%,參合率較上年提高0.92%。農牧民基本醫療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新農合人均籌資標準達到390元,較2013年增長50元,各級財政補助資金增加到人均320元,個人籌資70元。截至2014年末,該旗共為參合農牧民報銷醫藥費4465萬元,受益農牧民14003人次。

  新型農村牧區合作醫療制度的推行,轉變了農牧民“小病扛、大病挨、重病才往醫院抬”的傳統觀念,有效解決了農牧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使農牧民群眾有病能得到及時救治,提高了群眾的就醫能力。廣大農牧民真切感受到了黨和政府實施的“民心工程”的溫暖,黨群、干群關係進一步密切。 (李浴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