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注册登录【直属QQ304-724】日出时分,锡林郭勒盟镶黄旗新宝拉格镇的城市味道开始弥散,民族传统奶制品制作者们忙碌起来,一块块软糯可口的奶酪陆续出锅,缕缕微风将奶香味吹向小镇的各个角落,信心和希望也在阳光下持续凝聚升腾。
 
  “黄油和奶酪都要。”“奶酪片发货后,杏鑫平台注册把快递单号发给我。”……当下正值销售旺季,镶黄旗扎毕拉胡肉食奶食店生意红火。
 
  奶食店开在旗里的民俗风情文化街,140平方米的二层店铺内,奶酪、嚼口、楚拉、图德等奶制品种类齐全,销售区后方的生产区、发酵区、晾晒区等生产车间划分明显,店主额日和木图的微信、短信提示声不断,“最近外地订单很多,产品供不应求,需要提前预订。”额日和木图一边整理奶制品一边说道。
 
  额日和木图和爱人乌日娜是镶黄旗宝格达音高勒苏木扎毕拉胡嘎查牧民,承包的草场只有600亩,养殖牲畜无法保证一家人的生活,加上前几年夫妻俩一直在看病,医药费支出较大,2014年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转机出现在2016年,作为进城牧民,根据旗里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夫妻俩在新宝拉格镇分得一套75平方米的楼房。“咱们旗里的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较快,机会也很多,你们就开个奶制品店吧。”解决了额日和木图家的住房问题后,镶黄旗扶贫办和帮扶单位的工作人员几次上门,为他家以后的发展出谋划策。
 
  草原上的妇女天然掌握着奶制品的制作技艺,乌日娜说干就干,两人当年便租了店铺开始了奶制品制销事业。乌日娜告诉记者:“那时虽然一天只加工100多斤牛奶,但收入稳定有保障,再加上旗里各项扶贫政策,当年我家就脱了贫。”
 
  如今额日和木图和乌日娜的新店铺也是由旗里提供,享受免除三年租金的优惠政策。阳光透过光洁的玻璃窗照在夫妻俩的脸上,暖意融融。“现在房子免租金,再加上客户越来越多,今年的收入肯定要比往年高。国家政策这么好,没理由自己不努力把日子过得更好。”额日和木图说,店铺平时由爱人乌日娜照料,他经常去牧区贩羊,把肉羊加工分割后在店内销售,今年打算建一个小冷库用来保存羊肉和奶制品。除此之外,额日和木图还承包各类工程建设,秋季打草队伍中也能看到他的身影。
 
 
  在有着数百年民族传统奶制品制作历史的草原小城内,杏鑫平台招商人们让这项祖辈流传下来的传统技艺焕发出新的生机,更为当地脱贫致富带来了新的机遇,靠着发展奶制品产业,这座小城香飘四方,这里的人们朝气蓬勃。
 
  奶牛养殖户若力格尔苏荣是镶黄旗诺明塔拉奶牛养殖奶制品加工合作社的成员,家里有1300多亩草场,从2004年开始养殖奶牛,从最初的2头奶牛已发展到现在的20头,日产奶量有400多斤,年收入达到20多万元。“今年以每头近6000元的价格卖了7头公牛犊。”若力格尔苏荣和记者分享着自己的喜悦。诺明塔拉奶牛养殖奶制品加工合作社牵头人乌力吉介绍,前些年若力格尔苏荣家里供了3个大学生,当时养殖的奶牛数量少,生活拮据,孩子的学费几乎都是借的,这两年孩子们都大学毕业了,若力格尔苏荣没了负担,逐渐扩大了养殖规模,收入逐年增加,欠下的帐早已还清。一旁的若力格尔苏荣由衷地感叹:“靠着发展奶牛养殖,家里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近年来,镶黄旗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深入挖掘民族传统奶制品优势潜力,将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确立为重要富民产业和扶贫主导产业来重点培育,实施全产业链提档升级项目,促进了产业发展、群众致富双赢。据统计,全旗奶制品产业链从业人数约900人,其中贫困户约占10%,奶制品加工人员年人均纯利润达3万元左右,销售人员年人均纯利润达1.5万元左右。
 
 
  9月份,镶黄旗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园区投入使用,首批将有21户奶制品加工户入驻园区,其中10户为脱贫户。据了解,园区以扶贫项目为抓手,以增收致富为目标,将分散的小作坊式奶制品加工户集中起来,实行奶牛养殖、产品加工、市场营销、品牌打造、文化旅游“五位一体”,统一商标、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营销“四个统一”,手工坊联合经营型、龙头企业带动型“两个模式”和锡林郭勒黄旗奶酪“一个品牌”的民族传统奶制品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不仅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径,更将有效推动民族传统奶制品手工坊朝着标准化、集约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