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知識宣傳活動。

  校園心理劇表演。

  

  (郝偉)

  在經濟社會轉型、競爭加劇的大背景下,大學生是一個看似輕鬆、事實上卻承受巨大壓力的群體,在學業、情感、就業多重大山的壓迫下,容易引發一系列的心理問題。日前,錫林郭勒職業學院商殿華、李木蘭兩位老師被自治區教育廳授予“全區普通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進個人”稱號。近兩年,該校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下足了功夫,取得了實效。

  走進該校心理健康教育與指導中心,完善的設施、專業的心理健康指導團隊以及詳盡周密的制度體系建設令人印象深刻。

  該校學生處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指導中心成立於2009年12月,歷時雖短但成果豐碩:2011年,該校獲全區普通高校首屆大學生心理健康知識競賽團體一等獎。2012年,該校心理劇《幸福在身邊》獲得“全區高校第二屆大學生心理劇大賽”一等獎,同時獲得了優秀組織單位獎。2013年,該校獲全區普通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進單位。2014年,該校學生處心理諮詢中心獲得內蒙古高校大學生心理教育專業委員會授予的“先進集體”稱號;全區高校第三屆大學生心理劇大賽中,該校選送的《懺悔》獲得蒙語組一等獎,《光照耀下的愛》獲得漢語組二等獎。

  面對連年的成績與進步,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該校心理健康教育與指導中心主任李木蘭卻謙虛地說:“我們起步晚,目前雖然取得了成績,但不能沾沾自喜,還需要繼續‘補課’。”

  李木蘭向記者介紹說:“目前,學院擁有專職心理健康教師2名,兼職心理健康教師18名,專職心理輔導員18名,兼職心理輔導員9名,具備應用心理學、精神衛生學、教育學本科或研究生學歷,或是取得權威部門頒發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格證書,形成了合理的人才梯隊。為提高心理輔導教師和輔導員的工作能力,每年我們都要在校內、校外對他們進行專業培訓。”

  該校建立了由院領導、院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各系(校)心理輔導站、班級心理委員、宿舍心理信息員組成的大學生心理健康五級防護體系,將全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個體諮詢輔導有機結合,形成了全校師生參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格局。

  在李木蘭看來,要搞好心理健康,光依靠教師和輔導員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每年新生入學,我們都要求每個班級選出1名心理委員,每個宿舍也選出一名心理信息員,並對他們進行專門的‘崗前培訓’,內容包括心理委員的角色、職責和知識技巧等,由他們負責監督和輔導同學們的日常心理健康,這叫“朋輩輔導”。同時,我們還要求他們發現問題要及時下情上達。同學間更便於交流溝通,他們也更能及時觀察周邊同學的群體、個體動向,和教師們易忽視的問題,是前哨。”

  她向記者展示了一張“班級學生心理狀態晴雨表”,此表由班級心理委員記錄的,上面的條目分門別類,每個班級的學生心理狀況都一目瞭然。“‘朋輩輔導’和讓學生參与的做法和案例不止這些。不久前,我們還辦了一個畢業生感悟交流會,選取畢業后在工作、實習崗位過渡比較平穩的學生來給即將畢業的學生進行面對面交流。最初做這項活動的時候,我們的心裏也沒有底,因為是學生給學生講。後來證明效果出奇的好——學長們鮮活的經歷和親身體驗過的案例引起了在場未畢業學生們的共鳴。在老畢業生講述的案例中有成功的喜悅,而更多的卻是受挫和失敗的經歷,以及處在低谷時的酸甜苦辣。這種‘前輩人’的自我剖析使得有着相似經歷的新畢業學生的困惑減輕了,思路清晰了,找回自信了……”

  該校學生的個體諮詢主要集中在與舍友以及班級同學相處,情感、戀愛觀,學習壓力、考試焦慮,以及臨近畢業實習時的角色轉換等。這些問題也是該校的團體輔導的主要輔導項目。為了做好團體心理課堂和個體諮詢,該校設立了個體諮詢室、心理測查室、音樂減壓室、箱庭治療室等個體諮詢室,設立團體諮詢室2間,併購買瑞格心理測評軟件一套……

  李木蘭和她的團隊針對該校學生實際情況,設計了多項心理健康服務,其中包括蒙漢雙語傳遞心理健康知識、世界微笑日笑臉徵集、心理電影賞析、校園心理劇等實踐性、互動性較強的團體項目。這類活動在普及心理知識、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同時也豐富了學子們的業餘生活:“我們從2010年開始每年都舉行心理健康文化節,包括心理健康知識競賽、心理TV大賽、心理劇大賽、心理漫畫大賽、心理健康運動會、心理電影播放賞析等,今年已經是第六屆了。特別是心理劇大賽,都是由學生自導、自編、自演的。台上台下,情感的交融、帶來的體會有時會讓人感動地落淚。”

  李木蘭認為,該校在各類自治區級高校心理健康比賽中能取得好成績絕非偶然:“參賽團隊從各班級到各院、系(校)最後再到全院層層選拔,校內公平公正的比賽選出了真正的精英團隊,最後還進行進一步的培訓和測試,這就淘汰了發揮不穩定的成員,也排除了偶然性。無論是校內還是自治區級的比賽,成績是次要的,比賽的影響力最大程度地帶動了全校學生自覺參与到心理健康教育中。以賽促學,以賽促參与,以賽促提高,最終的結果還是有利於學生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