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10月16日下午3点,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这极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负责这次试验测试工作的是程开甲,在过去将近40年的时间里,程开甲隐姓埋名,参与主持决策了三十多次核试验,被称作是中国的“核司令”。但就是这样一位“两弹一星”元勋,在生活里却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10月22日,程开甲的女儿程漱玉来到乌兰浩特市第七中学,和这里的孩子们一起聊起了父亲程开甲的故事。   从程漱玉的口中我们得知,1918年,程开甲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县盛泽镇一个没落商人家庭,家庭的变故塑造了他刻苦、勤奋、倔强的性格。1941年程开甲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46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然而,读小学时的程开甲却是连续三年的“留级生”。程漱玉说,爸爸小时候确实特别淘气,因为不爱学习,成为了学校连蹲三年的“年年老板”。初中的时候,他的数学和英文都学得非常棒,喜欢读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的传记,深信科学上的成功靠的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   从科学家的事迹中,他感受到了这些科学家追求真理、热爱祖国的精神,从那时候,他就想成为一名科学家。   新中国的成立,让程开甲看到了中华民族腾飞的希望。1950年,他毅然回国,开启了“忠诚奉献、科技报国”的人生。1960年,在南京大学任教的父亲受命赶赴北京,成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队伍中的一员,面对国家建设和国防的需要,父亲从没提过任何条件。因为研制原子弹是“秘密使命”,期间不能参加学术会议、不能发表论文、不能随便与人交往,不能与外界保持联系。自此之后,程开甲隐姓埋名,在学术界销声匿迹了二十多年。   那些年,让程漱玉印象最深的就是,父亲永远都忘不掉他的工作,“我母亲心脏病犯了,门诊部的医生过来诊治,他还一直在楼上工作,根本就不知道。”生活中,母亲有时也会抱怨,父亲除了科研和任务,脑子里什么都没有,经常把家当成旅馆和饭店。程漱玉还记得,父亲总是关在书房里整天写呀算呀,母亲最常对他们说的一句话就是“轻声些,别吵着你爸爸。”   程开甲上了年岁后,组织上安排了同样做物理研究的女儿程漱玉当他的助手。程开甲并没有因为是自己的女儿就降低要求,相反的要求极严,交办的工作绝不能出一点差错。母亲过世后,程漱玉肩负起了秘书和管家的角色,见证了父亲晚年将主要精力重新放在了双带超导理论研究上的科研历程。     2014年1月10号上午10点,北京人民大会堂。96岁高龄的程开甲登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成为令人瞩目的“明星”。2018年4月,在他百岁生日时,程开甲说:“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和祖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周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