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东河区沙尔沁镇北依大青山、南临黄河,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成为包头人民的“菜篮子”基地,全镇总耕地面积10.5万亩,主要以种植蔬菜、水果和粮食为主。为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当地走上特色蔬菜产业发展之路,2020年4月,包头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蔬菜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主任、高级农艺师姚慧静挂职该镇副镇长,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落地,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姚慧静自2002年毕业于北京农学院后就从事蔬菜育种工作,作为一名长期战斗在农业战线上的科研人员,她深知农业的新品种就是现代农业科技的“芯片”,新技术、新装备就是“光刻机”,谁拥有它们、占有它们就能够占领农业科技的制高点。“一粒种子”,能够引发农业种植的一场“革命”,但每个新品种的繁育,却是科研人员长年累月、日复一日,不断试验选育的积累。“那个时候条件有限,没有选种材料,我们只能通过参加各种农博会去挑选优质种子,回来后分离、提纯、淘汰,反复精选,然后再南繁加快选育进程。这是一个漫长枯燥的科研过程,也是每一个科研人员的成长期。”对每一个新品种的选育研发,姚慧静的话语中只有坚定地执着。   2016年,姚慧静任包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蔬菜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副主任,2019年任主任。几年来,她带领辣椒科研团队收集、保存了国内许多的辣椒种质资源,创新出优异的辣椒育种材料,并创制出多份辣椒骨干亲本,育成了包椒1号、包椒2号、包椒3号和黄丰4个辣椒新品种,通过国家农业农村部登记。姚慧静先后参加了10多项科研项目,获得了农业农村部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1项,内蒙古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内蒙古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3项。主编了科普图书《特色蔬菜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参编了《葡萄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原色图鉴》《猕猴桃枸杞樱桃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原色图鉴》《板栗核桃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原色图鉴》《草莓蓝莓树莓黑莓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原色图鉴》《柑橘橙柚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原色图鉴》学术著作5部,《柑橘橙柚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原色图鉴》著作为第三主编。在《北方园艺》等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7篇,取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明专利1项已经通过初审。姚慧静2019年被评为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   2020年,在新冠肺炎防控期间,姚慧静带领蔬菜科研创新团队积极向包头市有关部门提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包头市蔬菜生产的影响和建议”报告。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和部门协作,组织东河示范区、九原示范区5家龙头企业、20多家合作社有序种植茼蒿、油菜、小白菜、生菜等生长周期短的应急叶类蔬菜 5000多亩,为保障包头市春季叶类蔬菜需求起到积极作用;提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保障设施蔬菜供应”蔬菜生产技术,切实解决疫情影响可能出现的蔬菜生产和供应不足的问题。并组织蔬菜团队通过线上指导“农民疫情防控期间设施果类菜管理要点”,“疫情防控期育苗管理注意事项”“疫情防控期叶类蔬菜病虫害发生及防治”等,她带领蔬菜团队每天“巡视”蔬菜温室大棚,用自己在科研生产一线的坚守保障着鹿城“菜篮子”供应。   在包头市东河区沙尔沁镇挂职的一年中,姚慧静助力国家协同推广项目“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栽培新模式推广1.26万亩,引进新品种11个,引进新技术6项,拓展打造沙尔沁地标品牌,申请地标产业4项,其中海岱蒜2020年获得审批,沙尔沁辣椒和东园葡萄、鄂尔格逊韭菜也正在积极申报审批,全面提升了沙尔沁高质量农业发展。

  凤鸣高岗,弦声不息。“我的愿望很简单,就是让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更好地推动农业发展,让农民增收。”多年来,不管严冬、酷暑,也不管风里、雨里,姚慧静始终牢记服务“三农”初心,带领团队定期开展下乡服务,为农民授课,将最好的品种、最新的技术传授给当地的农民,把科研成果播在大地上,把增收技术印在农民的心窝里。  (李琳 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