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升級的關鍵在人才、在科研,經濟結構的調整,迫切需要勞動力的規模、素質、布局和結構同步提高調整,需要應用性強的科研成果轉化,高等學校在這方面承擔著不可替代的歷史責任。圍繞地方產業轉型升級,錫林郭勒職業學院圍繞電源基地建設及時調整專業設置,改進人才培養模式,提早為褐煤提質、粉煤灰綜合利用科研項目做準備。

  該校院系中專業設置與我盟產業貼合最為緊密的當屬機電學院。記者從機電學院了解到,該學院啟動了校企深度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引進企業17家,開展“訂單培養、校企共育、工學交替、雙線管理”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最後與6家企業244名學生簽訂“校、企、生”三方協議,通過“廠中校,小學期,分段式”教學,實現“校企共育,雙線管理,訂單培養”改革。

  機電學院院長張宏明介紹說:“圍繞地方產業發展和電源基地建設,學院於今年增加了招生名額,並和工大聯合開辦了熱能與動力工程、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兩個本科專業,專科層次新增了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還準備於今年增設焊接技術與自動化專業。學院進一步加大了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和校外企業合作,於去年底在盟經信委支持下與內蒙古海裝風電設備有限公司、大唐國際錫林浩特礦業有限公司、內蒙古國電能源錫林熱電廠等六家企業集中籤了訂單培養協議,後續還與十餘家企業進行了合作,與合作企業簽訂訂單培養協議,實現了‘廠中教學’。”

  緊密貼合產業發展開設專業、開展教學,以人才培養促進地方工業經濟發展的模式帶來了可觀的就業“紅利”。2011至2014年,機電學院畢業生就業率連續4年保持在97%以上。目前,機電學院2015年的畢業生也已經有一多半“訂”了出去,很多學生已經在企業參加專業學習和頂崗實習。

  伴隨電源基地建設和今後電力、煤炭產業發展,粉煤灰綜合利用和褐煤提質已經成為一項重要課題。褐煤的清潔高效利用以及提高粉煤灰等工業固體廢棄物的綜合利用率,對於推進我盟工業循環經濟發展、實現清潔能源基地建設目標意義非凡。記者進一步了解到,該校將在機電學院開設“褐煤綜合利用研究院”,粉煤灰綜合利用、褐煤提質將成為研究院攻關的重點,現已得到批複。

  教師澈樂其木格是這一領域的專業學者,她全程參与了研究院的前期籌備,說起粉煤灰綜合利用,她曆數了國內外最新成果與應用,對我盟相關產業發展前景表示樂觀:“粉煤灰不是廢棄物,是一種功能性材料,它的應用很廣泛,現在已經有了很多可以應用的成熟技術,也有很多可以研發應用的新技術,我們的目的一是研究,二是探索成熟技術的產業化。我盟相關產業正在發展,在這裏開設研究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粉煤灰應用前景廣闊,企業也會樂於投入。”

  目前,學院建有煤化工實訓(實驗)中心,是教育部財政部重點建設的煤炭深加工與利用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建設基地,面積為5300平方米,有23個實訓室,包括無機分析實驗室、儀器分析實驗室、化工DCS實訓室、化工單元操作一體化實訓室、化工工藝仿真實訓室。2014年煤炭深加工與利用完成教育部、財政部投入500萬元支持的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的項目建設項目,新建了煤炭制樣實驗室、檢驗分析實驗室、工業分析實訓室、全硫測定實訓室、發熱量測定實訓室、黏結性測定實訓室等,設備先進齊全,具備了一定科研條件。

  “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應用,研究院的科研項目要實現產業化、成果轉化,研究院的項目還涉及到煤炭深加工與利用專業、採礦工程技術、和電廠設備運行維護等專業教學環節,這是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好事。”說起研究院的前景,張宏明充滿信心。